类型:
作者:
朝代:

雪后书北台壁二首

苏轼〔宋代〕
其一
黄昏犹作雨纤纤,夜静无风势转严。
但觉衾裯如泼水,不知庭院已堆盐。
五更晓色来书幌,半夜寒声落画檐。
试扫北台看马耳,未随埋没有双尖。
其二
城头初日始翻鸦,陌上晴泥已没车。
冻合玉楼寒起粟,光摇银海眼生花。
遗蝗入地应千尺,宿麦连云有几家。
老病自嗟诗力退,空吟冰柱忆刘叉。 

赏析

方回评苏轼这组诗曰:“才高气雄,下笔前无古人。”(《瀛奎律髓》卷二十一)

翻译

字词注释 ⑴北台:超然台,在山东诸城县北城上。 ⑵堆盐:谢安侄儿咏雪,有“撒盐空中差可拟”句。 ⑶幌:帘幕。 ⑷马耳:马耳山,在诸城县西南。 ⑸刘叉:唐代诗人。生卒年、字号、籍贯等均不详。活动在元和年代。韩愈善接天下士,他慕名前往,赋《冰柱》《雪车》二诗,名出卢仝、孟郊二人之上。 白话译文 其一 黄昏时分,雨下得纷纷绵绵,夜里无风一片寂静,天气更加寒冷。只觉得被褥没有丝毫暖意,就像水泼在上面,不知道庭院已经堆上雪了。半夜看到屋檐上的一片寒光,以为是曙色从帘幕透过来,误以为天将五更,其实是屋檐上的冰溜子。早晨起来扫除积雪登上北台,只见一片茫茫,只有马耳山露出了双峰尖。 其二 雪后初晴,城头乌鸦开始上下翻飞,路上融化的积雪车辆辗来压去,变成了稀泥粘糊在车上。在阳光照耀下,房屋似玉楼,大地如银海,人们被冻得皮肤起粟,雪光使人目眩眼花。大雪灭蝗虫,覆盖麦子,来年百姓麦子该会长得很茂盛。本应歌颂瑞雪,但我已老病,诗力减退,只能空忆刘叉吟诵他的《冰柱》了。

查看全文

猜你喜欢

高句骊
李白

金花折风帽,白马小迟回。翩翩舞广袖,似鸟海东来。

诗 其一
郭璞〔魏晋〕

翩翩寻灵娥,眇然上奔月。

夏夜怀寄传道
贺铸〔宋代〕

疲筋任藜杖,行药下僧坊。月出河汉白,雨余草木凉。有怀社中子,引首东南望。高韵少谐结,何心事征商。泗滨六七月,万柳鸣蜩螗。大艑轲峨来,迎风坐胡床。投钱授赤券,岂所试君长。申退尚多暇,不无金玉章。而余方执热,思得濯沧浪。云牋傥写寄,珍重未相忘。

酬高新甫
何景明〔明代〕

连篇落落见才华,未报琼瑶秪自誇。灵运诗成应梦草,江淹笔在更生花。行吟出郭愁仍破,病起逢春思益嘉。不惜清词三百首,品题常到野人家。

阮郎归
姜夔

旌阳宫殿昔徘徊。一坛云叶垂。与君闲看壁间题。夜凉笙鹤期。茅店酒,寿君时。老枫临路歧。年年强健得追随。名山游遍归。

离京日作
寇准

离歌岂忍樽前听,别恨无由醉里消。惟有梦魂归北阙,不知京洛路迢遥。

送路少府使京兼觐侍御兄
皎然

国赋推能吏,今朝发贡湖。伫瞻双阙凤,思见柏台乌。树向秦关远,江分楚驿孤。荣君有兄弟,相继骋长途。

寄令狐绹相公
贾岛

官高频敕授,老免把犁锄。一主长江印,三封东省书。不无濠上思,唯食圃中蔬。梦幻将泡影,浮生事只如。

送孔公璜三氏学录
李东阳

泰山东望入层云,阙里门墙夐不群。六十代来孙又子,二千年后我逢君。虞廷礼乐新笾豆,鲁壁弦歌旧典坟。两县师模三氏学,荐书先傍九霄闻。

送云阳少府(得归字)
皇甫冉〔唐代〕

渭曲春光无远近,池阳谷口倍芳菲。官舍村桥来几日,残花寥落待君归。

除夜与宗之对酌怀家
李纲

四年除夕旅殊方,海上归来路更长。暮景飞腾催老病,馀生留滞且炎荒。传闻寇盗纷惊扰,叹息江湖堕渺茫。杳杳东吴家万里,椒盘谁与颂馨香。

七律 朱子柳
金庸

六经蕴藉胸中久,一剑十年磨在手。杏花头上一枝横,免□天机莫漏口。一点累累大如斗,掩却半床无所有。完名挂冠直归去,本来面目君知否。(辛未状元)

版权所有 Copyright©2025 养娃家 版权所有

联系邮箱:ywj@yangwajia.com